郭雪波委员:
您提出的县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82号提案《关于如何更好的关爱留守困难儿童的建议》收悉,我局已会同县工商联、县教体局等相关单位对该提案进行了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已采纳。我县通过加强动态管理、强化关爱帮扶、落实监护责任、加强教育管理、凝聚关爱合力等举措,大力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确保兜底保障政策落地落实、及时解决留守儿童的困难、问题。
一、加强动态管理
组织各镇对辖区内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全面摸底排查,按照“一人一档”建立个人信息台账,持续落实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全覆盖调查评估制度,依托江安县E联调信息平台,严格执行村(社区)儿童主任每月走访1次、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每季度走访1次、寒暑假集中巡访探视不少于1次,依据“监护、生理、行为 ”三个类别的高、中、低风险等级,推行“红、黄、蓝、绿 ”四个色级管理,对172名困境儿童,3029名留守儿童一人一档动态调整、精准施策,确保兜底保障政策落地落实。
二、强化关爱帮扶
一是落实结对帮扶。印发《江安县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全面推行“6+1”精准结对关爱机制,对228名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红、黄等级)落实爱心家庭和爱心邻居,第一时间发现化解未成年人在监护尽责、成长环境、生活保障、社会关爱和自我发展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实现由“被动知晓”向“主动发现”转变。我县共计228户困境儿童需帮扶结对,按照方案建立240个爱心家庭信息库,并开展入户走访、关心关爱工作。二是开展校内帮扶。县教体局指导中小学、幼儿园每学期初摸清留守儿童情况,登记留守儿童基础信息表,汇总留守儿童花名册,并建立关爱、帮扶工作台账,安排人员管理留守儿童档案。班科教师每期到留守儿童家庭家访至少一次,每月与留守儿童监护人通一次电话,通报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品德行为等情况,并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为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制定个别学生教育管理方案;利用亲情电话、电子信箱、微信群,为留守儿童和家长提供情感联系、亲情交流平台;设立留守学生信箱,收集留守儿童诉求,了解其思想动态,及时解决留守儿童的困难、问题。
三、落实监护责任
贯彻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照护指导监督机制,规范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照护协议书和监(照)护人承诺书,以及监(照)护人责任清单以及负面清单,做到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照护协议书、监(照)护人承诺书100%签订、监(照)护人责任清单100%知晓,加大对失职监(照)护人的批评教育、训诫、处罚和警示教育力度,推动落实委托照护责任,实施“城乡互助·禾爱同行”行动,帮助149名困境儿童实现“家庭梦”。
四、加强教育管理
一是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条件。结合“两宿一堂”““农村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等工程,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校需求,寄宿制学校要完善值班管理制度,落实宿舍安全管理责任,改善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条件。二是强化教育管理。做好留守儿童学业辅导工作,开展学生间的“一帮一”同伴互助活动,帮助解决学业困难、纾解孤独情绪;加强思想品德和养成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和青春期教育,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
五、凝聚关爱合力
一是成立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基金。募集善款50余万元,策划启动女童保护、儿童心理健康支持、困境儿童帮扶等3个儿童关爱类慈善公益项目,下一步将积极与县工商联对接,整合资源服务留守儿童工作。二是积极连接社会资源。一方面,充分发挥“商”的作用,整合资源服务留守儿童工作。建立工商联(商会)与所属商协会、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机制,定期发布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困难留守儿童信息,适时收集商协会及会员企业自愿帮扶信息,共同制定帮扶计划;在工商联(商会)执委会上对优秀商会、个人进行表扬,2023年向县教育局推荐成都江安商会及朱建红等人为尊师重教先进集体(个人)。今后,将继续把优秀商会和先进个人向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残联、县关工委等部门推荐,列入县委县政府表扬。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联”的优势,架好桥梁协助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教育、引导商协会把做好留守儿童工作作为重要的光彩事业来推进,适时组织开展慰问,根据需要协助举办一些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讲座或培训及心理咨询活动。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并提出更多宝贵建议。
江安县民政局
2024年9月3日